2024-12-25
竞赛介绍
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创办于1959年有“数学世界杯”之称,每年举办一次,由参赛国轮流主办。目的是为了发现并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,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,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。
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历史最长的赛事,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,在世界上影响非常之大。中国自1985年起参加IMO,共有19次总成绩排名第一。
竞赛内容
现在的IMO每份试卷有6题,每题7分,满分42分。赛事分两日进行,每日参赛者有4、5小时来解决三道问题(由上午9时到下午1时30分)。通常每天的第1题(即第1、4题)最浅,第2题(即第2、5题)中等,第3题(即第3、6题)最深。所有问题是由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不同范畴中选出,通常是组合数学、数论、几何和代数、不等式。解决这些问题,参赛者通常不需要更深入的数学知识(虽然大部分参赛者都有,而且实际上需要很多课程以外的数学知识和技巧),但通常要有异想天开的思维和良好的数学能力,才能找出解答。
选手要求
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由参赛国轮流主办,经费由东道国提供,但旅费由参赛国自理。每支代表队参赛选手最多6位参赛中学生、一名领队、一名副领队和观察员。参赛者必须在比赛时未届20岁,且不能有任何比中学程度较高的学历;参加IMO的次数不限。
由于领队知悉问题,他们在比赛结束后才可和参赛者接触。他们居住于大会安排酒店,地点不对外公布。参赛队员则由副领队带领,有时也有观察员随行,居住在大学宿舍,比赛完结前不得与外界通讯,包括打电话和上网。大会也为各参与队伍安排一名导游照料参赛队员,向参赛队员解释日程和守则,带领他们往返各场所,以及安排比赛后游览活动等。领队、副领队和参赛者住宿饮食的开支由大会负担,观察员则需自费。
评卷规则
比赛后有两天批改答卷。每一题由各国领队和副领队及主办国指定的协调员评改,商议出最后分数。领队为参赛者向协调员尽量争取分数,若他们未能达成一致结果,则交由主试委员会仲裁。最后定出金银铜的分数线,于比赛闭幕礼颁奖。每道题7分,满分为42分。
奖项设置
竞赛设一等奖(金牌)、二等奖(银牌)、三等奖(铜牌),比例大致为1:2:3;获奖者总数不能超过参赛学生的半数。各届获奖的标准与当届考试的成绩有关。
Jimmy 吴老师
中科大物理专业学霸
K12理科全能
高考理综满分状元
教学经验:Pre-AP微积分/统计/物理-6年
曾任教于深圳著名国际高中,任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,将自身扎实的理工科功底与国际教学技术相结合。在教材和考纲的基础上深入讲解重难点,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与责任心,带出很多国际比赛大奖,常春藤名校夏校入学考试,天才营选拔考试。自2011年从事国际课程培训 国际类学生超过五百人,学生遍布全球。
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
瀚海国际教育
创新思想传递